澎湖

音樂會邀集多位專業青年音樂家與師資同台演出,精心示範比賽指定曲與部分學校自選曲,並安排專業導聆講解,啟發本縣學子國樂素養。
演出曲目涵蓋多位作曲家經典之作,包括楊春林鬧新春>、朱雲嵩阿美阿美>、黎俊平馬蘭舞曲>、何立仁情韻>、陳傳禹桐花情>、朱雲嵩戲台下>、盧亮輝金鼠鬧春>及姜瑩敦煌新語>;曲目風格多元,既有異域風情之作,亦有富含臺灣文化特色與深情旋律之作品,充分展現絲竹室內樂的藝術層次與表現張力。

活動來源:連結

音樂會以「風」與「海」為靈感主軸,融合自然意象與奇幻情懷,帶領觀眾重返吉卜力動畫的夢幻世界。
從《龍貓主題曲》、《天空之城》到《霍爾的移動城堡》、《神隱少女》、《天空之城》、《風之谷》、《千與千尋:回憶之川》、《魔女宅急便》等多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旋律,將重新詮釋,喚醒心中最純真的童年記憶,讓澎湖的海風與童年的夢想,在音樂中再次相遇。

活動來源:連結

主講人黃玉珊為資深劇情片、紀錄片導演,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亦為「台灣女性影展」「南方影展」創辦人,現任黑巨傳播公司負責人。
她將以跨足影像與文學的創作經驗,分享如何透過藝術書寫,將眷村記憶轉化為動人的文化敘事。

活動來源:連結

主講人鄭承榆為舟集工作室負責人,也是澎湖文史導覽顧問,長年鑽研清代文獻與《澎湖縣志》,並撰寫超過百篇澎湖廟宇與歷史建築的維基百科條目。
此次講座,她將以深厚的史料功力,帶領大家理解清法戰爭落幕後,為何在馬公港區域──包含今日的篤行十村──興建起一座城池,以及其在軍事戰略與地方發展上的意義。

活動來源:連結

該劇由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旗下親子音樂劇團「米特動物樂園」,攜手導演陳依孝傾力打造,自2024年首演以來佳評如潮,是結合劇場表演與現場音樂會形式的親子共賞音樂劇,以創新方式推動台語文化教育,更是許多家庭心中「孩子的第一場音樂會」首選。
《Do Re Mi 喜咧兜?》講述一隻不會說台語的小兔子邦妮,在森林中迷路後遇見三位動物朋友—獅子里歐、老虎泰格、狐狸法克斯,四個角色之間語言不通,卻在音樂的引領下慢慢建立起理解與友誼,展開一段跨越語言與情感的冒險旅程。
全劇七成以上台詞以台語呈現,語句自然生活化,每位角色皆由專業薩克斯風演奏者親自詮釋,從高音、中音、次中音到上低音薩克斯風,四重奏的層次搭配角色個性與劇情推進,讓整場演出充滿聲響張力,現場演奏與戲劇巧妙結合,是一場真正具備音樂會水準的劇場演出。

活動來源:連結

邀請聚思製造端總監、表演藝術網絡發展協會理事長高翊愷,將以表演藝術團隊營運及製作觀點,分享節目產製的核心知識;自然而然劇團團長、舞台監督與燈光設計師鄒雅荃,則以「劇場技術初階課」為題,帶領學員認識舞台幕後運作,並透過案例解析,展現技術如何成就藝術表現。

活動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