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

紀錄片電影《種土》透過導演顏蘭權,耗盡心力地追蹤拍攝紀錄兩位主角養土種土,獨立辛勤研發改良土壤成分,提供給更多農夫在好的有機土壤上試種果物,卻在最後即將收成的一刻,因為天災與一紙不可逆的科學園區開發土地徵收行政命令,頓時之間血本無歸欲哭無淚的心路歷程。

活動來源:連結

《八戒:決戰未來》是一部於2024年上映的台灣動畫電影,該作品為2021年電視動畫《未來宅急便》的續作電影。
本片獲得第60屆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和第26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等獎項。

活動來源:連結

𝟮𝟬𝟮𝟱澎湖國際沙灘狂想曲-首部曲來囉.ᐟ.ᐟ.ᐟ
#民歌𝟱𝟬在澎湖-美麗海灣篇
即將於𝟴/𝟴、𝟴/𝟵在隘門沙灘隆重開唱.ᐟ.ᐟ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朗朗上口的外婆的澎湖灣,是民歌時代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透過歌詞對於澎湖地景、海岸、夕陽與人情味的描述,展現澎湖獨特的自然與人文魅力.ᐟ.ᐟ.ᐟ
#首場民歌𝟱𝟬澎湖沙灘戶外限定場
兩天超過𝟭𝟴組知名民歌歌手蒞臨澎湖,三個小時的演出時間演唱多首經典曲目,期待讓每位參與者徜徉於澎湖的夏夜晚風之中,聆賞最經典的旋律!
當天現場也有市集、沙灘尋寶、沙灘瑜珈、復古風𝙙𝙧𝙚𝙨𝙨 𝙘𝙤𝙙𝙚等豐富活動等你來參加~
民歌𝟱𝟬在澎湖-美麗海灣篇
時間:𝟴月𝟴日至𝟴月𝟵日𝟭𝟴𝟬𝟬開始
地點:澎湖隘門沙灘

🌵2023年,
在澎湖機場的長廊,
你首次與「澎湖百大印章」相遇。
——————————————————
🌵2024年,
百大印章散落在澎湖天涯海角的四家小店裡,
讓你回味那份一遊未盡的感動。
——————————————————
🌵2025年的夏天,
我們將從小池角出發,
用更深入村落的視角,
開啟「澎湖村落印章」的序曲。
推出小池角村落,50款全新地方意象印章。
這是關於澎湖群島  及 在澎湖生活的100種理由 
送給小池角這片土地的小小禮物
❤️謝謝你,陪我們走到這裡。
❤️謝謝你們的陪伴與期待。
活動時間:2025年夏至-七夕(6/21-8/29)
集章地點:(建議集章順序)
📍小池角關帝廟-池西村161號 
📍自造興枕頭餅-池東村181號
📍愛買鞋店-池東零售市場2樓
📍和興製麵廠-池東村157號
📍玉春花生酥-池西村179-1號
📍小池角豆漿-池東村22-1號
集章點地圖索引:
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

澎湖縣美術協會擁有西畫、國畫、書法、水彩、雕塑、油畫、攝影、應用美術、裝飾藝術等各項美術專長人才,多年來為美術創作努力,此次預計展出近百件平面及立體作品,是會員們一年來創作的成果。

活動來源:連結

邀請20位在地創作者參與,展出包含繪畫、木雕、海廢創作等超過40件,呈現澎湖深厚的人文底蘊與自然風貌,內容包含澎湖的自然景觀、古厝建築、宗教信仰、農漁產業、風土民情等為題材,透過創作將在地生活與文化記憶轉化為藝術,帶領民眾探索澎湖在地藝術的多元面貌與情感連結。

活動來源:連結

音樂會上半場帶來兩組中文曲目,分別以「歌唱」及「澎湖」為主題。
其中三首以澎湖為主題的樂曲,均為黃俊達老師所譜寫的新作《澎湖:渡也詩三首》—〈乃在大海南〉、〈回答〉、〈澎湖之一〉,期藉由詩與音樂的結合,讓更觀眾認識、欣賞詩詞美好的字句及優美的樂音。
下半場演出係合唱劇場《那你懂我的意思了吧?》由藝術家趙二呆先生的原著小說《領悟》發想,主述:在醫院中,國中生、護理師及老奶奶各自感受到孤獨與不被理解,但其實他們也都被愛包圍著,星聲代合唱團依劇情結合中外文民謠及經典合唱曲目串聯,用歌聲來演繹出世代既衝突又感動溫馨的故事。

活動來源:連結

澎湖十方書會由東衛國小校長陳生步號召縣內教育夥伴組成,迄今已邁入第18年,期間亦加入許多澎湖出身旅居台灣的老師、前後輩書友,現在由退休校長陳光安領銜會務;十方書會成立之初衷,除了推廣書法教育、涵養氣質、提升書藝內涵為目標,書友們更以書法教學為終身職志,在筆墨的世界裡盡情揮灑、持續精進。
本次展出以書法為主,以廣納傳統與創新為精神,更兼具理論與應用,創作形式多元豐富。
展覽內容最大的特色在於推廣澎湖縣在地文化的書法創作,包含海洋、宗教、節慶、物產,皆展現出在地獨一無二的文化。

活動來源:連結

六根翰書畫初名為「六根翰書會」,成立民國95年,自97年更名為「六根翰書畫會」。
現會員有謝聰明(現任會長)、葉文佑、李俊賢、林昇進、許景翔、陳瑞鴻、林瑞真等7人,並敦請歐宗悅老師參展,創作目的在求「傳統」與「創意」相容共生,「書作」與「畫作」相映並趣。
本次展覽作品約50幅,力求「傳統中求變化、變化中存傳統」的創作原則,堪稱可觀。

活動來源:連結

早期,澎湖木作藝師,由泉州匠師黃良先生親自傳授第一代門徒蔡櫸等人,因技藝精湛,受托全省宮廟之木作雕刻不在少數,本縣所留存作品更不計其數,而宮廟文化之於地方民俗之研究,自有不可或缺之重要性,本著文化財之收存編述,以豐厚文化資產,更以傳承之意義,本縣聘請呂添德老師開設傳統木作雕刻研習班,除了教授傳統木作雕刻,也培育木刻創作人才,豐富生活藝術之提倡,期冀延續本縣技藝精神。
書法研習班歷史悠久,現由李俊賢老師執教,培養出許多愛好書法的夥伴們。
書法是門技藝,也需要花時間鑽研並反覆練習,這些參與研習的學生們願意利用自己工作後或退休後的時間來學習,藉由學習書法來讓身體及心靈都能放鬆及平靜之外,也能在楷書、行書、草書等等不同的歷練下讓自己獲得進步的成就感。

水墨畫研習班於112年在蔡樂生老師推動下開班,上課內容從水墨畫的認識與入門、運筆及墨色技巧之運用、水墨畫賞析。
研習班成員幾乎皆為樂齡長者,學員們作畫相當的認真。

活動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