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合唱團培訓 文化局合唱團成立至今已屆29年,期間曾連續2年勇奪全國音樂比賽24強第5名暨第4名的佳績,102年再獲全國社會組合唱比賽混聲組銅質獎;亦曾在澎湖縣辦理的3次國際合唱節中與國際團體同台飆歌,獲得外國合唱指揮的讚譽;平均每年辦理1次音樂會,更為了提昇本團演出經驗與水準,這幾年爭取部分經費補助與國外團體交流,造訪國家有美國愛德荷州、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陸泉州、北京、廈門、福州、杭州等,將澎湖人美麗的嗓音傳播到世界更多的角落,最重要的是讓更多人認識澎湖,推動澎湖的觀光。 活動來源:連結
「水下探索號-認識世界的水下文化資產」特展--沉船的命運交響曲 展覽運用多元展示手法,將百年歷史的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及「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打造為一艘極具未來感的「水下探索號」潛水艇及具臨場感的水下考古現場,帶領民眾環遊世界水下文化資產,體驗水下博物館環形投影、水下實境影片、水下文物互動遊戲、欣賞出水文物展示及潛水專業裝備等。 展覽規劃成七大展區,分別為澎湖郵便局展館「潛進世界水下博物館」、「水底文物再現」、「探索水下澎湖」三個展區以及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展館「沉船的命運交響曲」、「再現水下文物實驗室」、「解密水下考古」、「臺灣的水下文化資產」四個展區。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展館展示區分為:D區【潛水裝備展示】【船艙鋼琴互動】 、E區 【水下創作實驗室】、F區【出水遺物燈箱】 。
「水下探索號-認識世界的水下文化資產」特展--潛進世界博物館 展覽運用多元展示手法,將百年歷史的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及「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打造為一艘極具未來感的「水下探索號」潛水艇及具臨場感的水下考古現場,帶領民眾環遊世界水下文化資產,體驗水下博物館環形投影、水下實境影片、水下文物互動遊戲、欣賞出水文物展示及潛水專業裝備等。 「澎湖郵便局」展示區分為:A區 【國際水下博物館】觀眾化身為水下考古員觸碰6間國際水下博物館、B區 【國際6間水下博物館水下遺物展示】、C區 【澎湖海洋文化影像】。
2025年澎湖縣演藝廳春節公演-舞鈴劇場《VALO首部曲-阿米巴》 舞鈴劇場成立於1986 年,以童玩「扯鈴」為圓心,融合現代科技、美學與劇場表演藝術型式,打造了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舞鈴演出( Diabolo Dance)。 本次演出節目《VALO首部曲-阿米巴》,主角阿米巴在混沌虛無的世紀中,由點點光影匯聚,誕生於月光的沐浴下,代表了生命中最原始純真的初心。 當眾人舞動歡慶阿米巴的到來之時,卻突然出現不速之客,引起火神噴發赤色熔岩與暴雨狂風的怒吼,在水火地風中展開對阿米巴的險峻試煉。 即使面對不同挑戰也歷經黑暗,這些都不曾讓它放棄,最後在大地之母溫柔慈愛的引領下,阿米巴乘戴著萬物的祈願,綻放愛與希望的生命之光。 活動來源:連結
林傳貴八十五回顧展 鄉土素人藝術家林傳貴先生,一直以來長年在藝術文化氛圍薰陶之下,加上不斷的摸索學習,逐漸地在繪畫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畫風,林傳貴先生數次參與澎湖縣歷屆的美術家聯展,參加日本亞細亞水墨交流展長青組入選,也在東京、京都美術館及臺北中正紀念堂,參加亞太國際墨彩藝術聯盟畫展長青組優選及中華國際墨彩藝術學會長青組寫意類優選,本次回顧展展出約35幅水彩畫。 活動來源:連結
二呆藝術展 趙二呆先生本名同和,字中平,1916年生於江蘇鎮江,其作品禪、簡、靜、寂,極具個人色彩。 本展覽展出趙二呆先生作品,包含水墨、油畫、陶藝、雕塑、版畫、素描、攝影、書法、詩、文、篆刻等才藝。 活動來源:連結
羊毛氈畫歡樂聖誕節-趙桂妃個展 藝術家趙貴妃在擔任美容師期間,在偶然中接觸到羊毛氈並戳出玩偶,感覺非常可愛療育,因而與羊毛氈結下不解之緣,目前在工作室典藏有大小100多件人物卡通、花朵果等系列玩偶作品,件件令人討喜。 羊毛不僅可以禦寒保暖衣物,透過戳針以及羊毛的特性還可以作為藝術創作,除了能觀賞還更具有實用性,本次展覽作品媒材以針氈,作品內容包含25幅羊毛氈畫,以及約200件羊毛氈玩偶,都是由趙貴妃一針一戳創造出來的療癒天地,並且時逢聖誕佳節,玩偶的主題也會響應節日,希望能夠帶給前來的觀者,療癒、歡樂、平安的一天。 活動來源:連結
「碎片與連結--重構人文藝術新價值」人文藝術通識課程成果展 展覽以「碎片」與「連結」為主軸,包含「碎片的紀錄與呈現」、「連結的探索與重組」、「新價值的重構與反思」三大策展脈絡。 學生作品聚焦於捕捉日常生活、地方文化與多元視角中的「碎片」,再以影像、文字、物件或描繪等形式紀錄那些被忽略或分割的細節,並透過創意與藝術設計的介入,將看似不相關的碎片重新整合,形成具有敘事性的作品,以展示連結如何賦予碎片新的意義。 策展人通識中心主任鍾怡慧表示,希冀透過展覽引導觀眾反思這些重組後的藝術形式如何在個人、社會與文化層面中,創造新的價值,進而激發觀眾對人文藝術未來可能性的想像。 本次參展有「影像美學」、「藝術與創意表現」、「文創產業與文化商品設計」與「澎湖生活美學」四門人文藝術領域通識課程,展出作品約250件,作品豐富多元,不僅展現學生課堂所學,更凸顯人文藝術領域的關聯性與整體性;三位授課老師鍾怡慧、陳瑞鴻、陳秉阼更是陪伴學生提供指導,導引學生將藝術創作與人文思考深度結合,以實現課程與展覽主題的緊密關聯。 活動來源:連結